內容重點
最後更新於 2025-05-10,由作者 阿宅地產顧問 更新
台北,作為台灣的首都,其房價高昂早已是公認的事實,甚至被大家戲稱為現實生活中的「天龍國」。根據內政部2024年第四季的統計數據顯示,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高達16.43倍。這意味著,對於一個普通收入的家庭而言,即使不吃不喝,也需要長達16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在台北擁有一處屬於自己的小窩。毫無疑問,要在「天龍國」購置房產,對許多人來說,似乎成了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
然而,儘管房價居高不下,台北豐富的工作機會和相對優質的居住環境,依然吸引著許多人離鄉背井前來打拼定居。那麼,如果鎖定台北作為購屋目標,未來有哪些潛力商圈值得關注?又有哪些區域的房價相對親民,是首購族較有機會入手的呢?接下來,阿宅顧問就為想在台北買房的你進行專業的分析。
台北買房哪個區域最有升值潛力?
在房市,有一句市場經驗談:「哪裡有台積電,哪裡房地產就會漲。」這句話點出了產業聚落對於區域發展潛力的關鍵影響。即使像台北這樣已高度發展的城市,仍然存在著因重大開發案即將進場而可能出現的潛力發展區,等待我們去發掘。那麼,未來台北有哪些規劃中的重大建設,又將對哪些區域帶來顯著的助益呢?
★重大建設: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受惠區域:士林區、北投區
被簡稱為「北士科」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坐落於北投區與士林區的交界處,佔地約94.38公頃。其地理位置優越,緊鄰現有的北投、天母等成熟商圈,並鄰近捷運淡水線的明德站、芝山站及士林站。園區的土地規劃除了供科技產業廠商進駐的專用區外,也包含了相當比例的住宅用地供給。在寸土寸金、土地開發極度稀缺的台北市,它是少數僅存的大型重劃區之一,其未來發展潛力可謂不言而喻。
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規劃,「北士科」未來將與南港生技產業聚落、大內湖科技園區、社子島計畫以及圓山新創聚落串聯,共同形成台北市重要的科技產業廊帶,進而帶動周邊區域的整體發展。園區規劃引入的主軸產業為「智慧健康產業」與「數位技術服務」,目前中鼎工程第二總部已完工進駐,未來尚有金仁寶集團、新光人壽等大型企業將陸續到位,預期將帶來可觀的就業人口紅利。
★重大建設:東區門戶計畫
★受惠區域:南港區
南港近年來一直是台北市發展最為迅速的重點區域之一。透過政府投入上千億元的資源,南港正被塑造成集交通、軟體、會展、生技以及文創等五大中心於一體的東區新核心。涵蓋整個南港區的「東區門戶計畫」,其開發基地分佈於忠孝東路的南北兩側,透過政府投入四年的開發計畫,預計將帶動後續長達八年的民間投資,確立南港在台北東區未來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東區門戶計畫」預計透過「強化交通樞紐」、「打造國家生技產業廊帶」、「建構流行音樂及文創產業」、「打造軟體及會展產業廊帶」、「推動整體跨區重劃及都市更新」、「建設公共住宅社區」、「改善公共環境」及「南港區全區通盤檢討」等八大核心策略,旨在使南港成為東區重要的交通轉運中心,提升生技與文創產業的產值,增加區域就業人口,並透過公共住宅及環境改善提升居住品質。
★重大建設:西區門戶計畫
★受惠區域: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
台北盆地是由西區開始開發,歷經早期的繁華後,曾一度趨於沉寂。而「西區門戶計畫」的核心目標,正是要透過活化中正、萬華、大同等西區的舊市區,重新塑造台北西區的城市門面印象。該計畫的地理範圍大致以市民大道及鄭州路為北界,中山北路為東界,忠孝西路為南界,環河北路為西界,涵蓋了交九台北轉運站、市議會舊址、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北門郵局等重要的地標。
「西區門戶計畫」主要內容包含多項重要措施:首先是配合忠孝橋引道的拆除,調整周邊交通設施並重現北門廣場的歷史風貌;其次是配合機場捷運通車及A1車站啟用,改造台北車站的外部廣場;再者是對區域整體土地利用進行規劃與調整;最後則是將產業發展面向納入整體的空間規劃考量。其中,最具指標性的「台北雙星」C1/D1開發大樓,預計於2027年完工,將可提供1.6萬個就業機會,並創造上千億元以上的經濟產值。
台北買房買得起哪個區域?
接下來,阿宅顧問幫大家以一般首購族較能負擔的25坪中古兩房產品作為評估標的,來看看在台北買房哪些區域有機會入手。各位只需要了解自己每個月的房貸負擔能力上限,再對照附表的房價概況,就能大致判斷自己能夠負擔的總價範圍以及相對有機會購得房產的區域,進而以此為基礎,擬定個人的購屋計畫。
在此必須特別提醒的是,以下提供的房價概況是依據近一年的實價登錄均價進行計算,計算範圍包含了大樓以及屋齡較高的公寓華廈。因此,表中所呈現的價格主要對應的是屋齡較高的中古屋產品。這份資訊的目的是讓大家初步評估在台北買房的最低門檻,如果你傾向購買預售屋或全新的成屋,其價格肯定會更高。
大家或許都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諺語,這說明了台北的城市發展是由萬華(古稱艋舺)開始的。然而,自東區忠孝東路頂好商圈以及信義計畫區崛起後,台北的商業重心便逐步東移,西區也隨之逐漸走向沒落。
至於未來的台北將如何演變?配合「信義計畫商務核心」以及由「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大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生技軟體園區」共同形成的台北科技廊帶,台北接下來的產業發展重心,預計將會落在東區的信義、南港、內湖,以及北區的士林、北投。這也預示著台北市未來的都市發展可能呈現往東、往北偏移的趨勢。
關於台北市各行政區的房價分佈,有一個相對簡單的判斷方式,那就是台北的房價呈現同心圓模式,由市中心向外圍遞減,也就是呈現「荷包蛋」圖形,蛋黃區房價最高,周邊的蛋白區則次之。位於中央的蛋黃區,包含大安、信義、松山、中正、中山等區,即使是中古屋,單價也普遍在每坪近百萬,甚至更高的水準。而位於最外圍的區域,如萬華、文山等區,一般的中古屋起跳價也大致在每坪70萬元以上。綜合來看,若希望在台北買房,你每個月的房貸負擔能力,至少需要達到新台幣6萬元以上,才相對比較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
❤️更多買房專業知識,就看阿宅顧問新書《給首購族的聰明買房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