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重點
最後更新於 2024-05-03,由作者 阿宅地產顧問 更新
中正區原名城中區,顧名思義就是台北城的中心,自清治時期設立府治以來,一直是台北城最現代化、最繁榮的區域。區內不僅有總統府、博愛特區及各行政機關,國家圖書館及國家音樂廳等藝文設施,還有居於全台交通中樞的台北車站,可說是台灣最精華的政經中心。
台北市號稱天龍國,是集合所有資源,政商權貴的最愛城市。那麼身為全台政治經濟核心的中正區,應該就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國,蛋黃區中的蛋黃。像中正區這樣的精華區,應該是大家心中買房的最佳選擇。但是,阿宅在這裡要顛覆你的想法。如果你很怕套牢,要小心中正區的房子。
為什麼呢?直接講答案,買中正區房子要小心的3個原因:人口少、房子老、房價高。
因為這三個原因,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趨勢下,中正區未來可能無法支撐現況偏高的房價,以下直接用數據分析,告訴你為什麼。
中正區買房要小心的原因:人口少
依據台北市人口統計,中正區總人口,2013年1月為16.2萬人,到了2022年12月,人口降為14.8萬人,共減少1.4萬人。十年人口流失幅度達8.7%,高於台北市整體人口減幅7.3%,也是台北市人口流失第五多的區域。
深入分析,本區近十年遷入人口合計為10.8萬人、遷出人口合計為12.5萬人,長期趨勢為遷出人口大於遷入人口。2014年以後,均為遷出人口多於遷入人口,因此也導致區域大幅的人口流失。
再從人口結構來看,台灣把65歲以上定義為老年人,而國際進一步將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達20%以上,稱為超高齡社會。依2022年12月統計,中正區老年人口為 20.6%,已達超高齡社會門檻,人口老化十分嚴重。
一言以蔽之,中正區人口結構變化傾向就是又少又老。但人口減少只是短期的趨勢嗎?不,依據學者的推估,20年以後只會更嚴重。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年曾委託學術單位進行「我國區域層級之家戶推計模擬」,依據該報告推估2019-2045年,中正區人口未來持續負成長,減少幅度將達-20%~-40%。
中正區買房要小心的原因:房子老
依據台北市2022年第4季房屋稅籍住宅類統計資料,中正區住宅數共有5.2萬戶,平均屋齡為38年,和大同區及信義區並列為台北市住宅第五老的區域。
進一步分析,台北市屋齡40年以上的老屋比例分布,最高的是萬華區的58.6%,其次依序是士林區的55.6%,大同區的53.6%,松山區53.3%,大安區52.5%。中正區52.1%排名第六,40年以上的老屋有2.7萬戶。
再看改建壓力更高的50年以上老屋,台北市屋齡50年以上的老屋比例中,最高的是大同區的25%,其次是萬華區的23.5%。中正區21.4%排名第三。50年以上的老屋有1.1萬戶。等於區域中5戶就有1間老屋有更新重建的需要。
那麼老屋更新重建需要多久呢?老屋打掉重練,通常有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兩種途徑,比起程序繁雜的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會是比較快的一種。
但2017年危老條例實施至今,依2023年2月底資料,台北市危老案件6年核准總件數也僅有797件,平均每年133件。然而中正區50年以上的老屋高達1.1萬戶,以這種重建進度,要讓區域風貌煥然一新,可能要等很久很久。
中正區買房要小心的原因:房價高
中正區依捷運交通動線及原有生活圈,大致分為台北車站、善導寺、東門、植物園、古亭以及公館等6個區塊。因整體地形較為狹長,各區塊周邊環境發展不同,價格也有差異。
東門商圈因臨接大安區永康商圈及大安森林公園,公共設施及生活機能完善,價格最高,古亭及植物園部分區域則因老舊公寓多,環境市容老舊,區域質感較差,平均價格最低。
就整體區域價格分析,依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公布之不動產市場動態月報資料,2022 年第4季中正區標準住宅價格為78.4萬元/坪,在台北市12行政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大安區的87.6萬元/坪,房價甚至比目前台北經濟發展重心的信義區(71.4萬元/坪))還來的高。
總結分析
最後總結,中正區現況是精華區,平均房價位居台北市第二名,預售屋開價甚至最高達180萬。
但城市是會老化的,再繁榮的區域都會有沒落的一天,就像大家熟知的「一府、二鹿、三艋舺」,過去的興盛繁華,都已遺留在歲月裡。
台積電股價2022年曾經達到688元的歷史最高,現在多少?股價剩533元。
當長期人口減少40%,區域衰敗老舊一堆老房難以更新,房價又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貴,中正區會是怎麼的前景?
所以,除非你超級喜歡中正區學區,或工作或原生家庭就在附近,有地理區位上的相對需求。不然就是屋主開給你價格真的無敵優惠,否則阿宅建議,要小心中正區的房子,免得一二十年後不好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