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重點
最後更新於 2024-05-03,由作者 阿宅地產顧問 更新
先前房市有個熱點新聞,在某網路討論區裡,有位不知名網友表示,自己看了23年的房子,還是買下了當初看的第一間房,先前房價498萬元,但23年後已經漲到1000萬元,感嘆當初沒有跟家人借頭期款,現在回想應該「放下臉皮開口剩下的不足」。
表面上,房價從498萬漲到1000萬,感覺好像漲很多,當初不買實在是太傻了。但23年漲1倍真的很多嗎?今天阿宅顧問就介紹一下房地產投資報酬率怎麼看,才不會掉進數字陷阱。
房地產投資-累積報酬率怎麼算?
累積報酬率=(期末價值-期初價值)/期初價值=(1000萬-498萬)/498萬=100.8%
這間房先前房價498萬元,23年後漲到1000萬。暫不考慮各種稅負成本。23年累積報酬率是100.8%。看起來超高的。
房地產投資-年化報酬率怎麼算?
年化報酬率 = (期末價值 /期初價值) ^ (1 / 投資年數) -1=(1000萬/498萬)^(1/23)-1=3.08%
若轉換成每年的報酬率。年化報酬率其實只有3.08%。還比不上0050台股ETF的平均年化報酬率5.7%。如果考慮每年都要繳的地價稅、房屋稅,定期支出的房屋維護成本、以及賣掉要繳的土增稅之後,報酬率還會更低。
房地產投資-槓桿後報酬率怎麼算?
槓桿後報酬率=資產報酬率+(貸款金額/自有資金)x(資產報酬率-貸款利率)=3.08%+(348萬/150萬)x(3.08%-2.25%)=5%
如果考慮房貸槓桿運用,以自備款150萬算,不考慮稅及維護成本的槓桿後報酬率,可以提升到5%,但一樣比不上0050台股ETF的年化報酬率。
所以,23年讓房價從498萬變1000萬,真的不算太高。投資要看的是資金運用效率,所以要換算成年化報酬率之後,再跟其他投資綜合比較,千萬不要看到數字很大就覺得賺到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