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地產秘密:建商拒絕虛坪改革的1個主要原因

作者: 阿宅地產顧問

最後更新於 2024-05-02,由作者 阿宅地產顧問 更新

台灣房市最為人詬病的,除了房價過高之外,就是花了大錢買房子,卻買到一堆不實用的公設。面對輿論壓力,內政部規劃了虛坪改革方案,希望能降低公設比,讓大家買房時能夠取得更多的實用面積。

面對這樣對人民有利的改革方案,建商卻持保留態度。建商拒絕虛坪改革的1個主要原因是什麼,廢話不多說,直接用公式算給你看。

為方便計算,假設某大樓總戶數只有2戶及1個車位。每戶總面積(含公設)30坪,坡道平面車位(含6坪車道)1個12坪。每坪100萬,1個車位300萬。

如果建商沒有動手腳灌虛坪。車位(含車道)12坪。車道面積由買車位之住戶分攤。

*A買1戶:總面積30坪,每坪100萬。總價=30×100=3000萬。

*B買1戶加車位:總面積30坪,每坪100萬。車位12坪,1個300萬。總價30×100+300=3300萬。

建商總銷金額=3000萬+3300萬=6300萬。

建商動手腳灌虛坪後,車位剩6坪,6坪車道改成公設,沒買車位的住戶也要分攤。

*A買1戶:總面積變成33坪。每坪100萬。總價33×100=3300萬。

*B買1戶加車位:總面積變成33坪,每坪100萬。車位縮小為6坪但價格仍為300萬。總價33×100+300=3600萬。

建商總銷金額=3300萬+3600萬=6900萬。

苦的是你各位買房的人啊,室內面積一樣,車位還是一個,莫名其妙多花300萬呢。

坡道平面車位正常就是8-12坪。如果只有6坪,就是動手腳。最近,車位越來越小居然變成常態,現在還說虛坪不能改革。改革就要漲價。我就問,正常做生意,很難嗎?

您可能也喜歡

分享您的想法吧!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